日前鳳梨、釋迦生產過剩,產銷缺口高達37萬箱,結果農委會請國營事業協助買單,遭批是「史上最誇張農產品採購案」,現更有農業專家在臉書爆料,去年12月農委會稱有1萬箱釋迦將空運至日本銷售,但實際查詢稅則品項卻只有600公斤,質疑「農委會為什麼敢這樣肆無忌憚的做大內宣呢?」
農業專家「Lin bay 好 油」在臉書表示,現在的農委會與過去不同,多了一種造假大內宣的惡習,雖然屢屢被抓包,但還是繼續這樣做。
「Lin bay 好 油」指出,2018年蕉價很差,農委會輔導成立的台農發開拓市場成功,稱會有10櫃、上百噸的香蕉去中東,結果最後被抓包實際只有去3櫃、40多噸;2020年時,澳洲開放台灣生鮮鳳梨輸入,在農委會大肆宣傳下連總統的FB都做了圖,結果實際上沒有鳳梨去澳洲,被他踢爆後農委會的台農發才馬上出口2噸的鳳梨去澳洲,做出生鮮鳳梨有輸出澳洲的成績。
「Lin bay 好 油」說,去年鳳梨、釋迦出狀況後,農委會又繼續搞大內宣,在2021年12月15日稱與外銷業者及食品加工廠合作,目標是要達到外銷2000公噸的冷凍鳳梨釋迦,並指出有跨境電商業者取得超過1萬箱訂單,在台南裝櫃後隔天就會以空運的方式運到日本,但實際查詢去年去日本的冷凍釋迦的稅則品項只有一筆,總重僅有600公斤,若以冷凍釋迦一箱3公斤規格換算僅有200箱,「號稱的1萬箱,最後只有200箱,執行率2%」。
「Lin bay 好 油」質疑「農委會為什麼敢這樣肆無忌憚的做大內宣呢?」並補充指出今年1月的關務資料還沒出來,希望等資料更新後會有滿滿的日本外銷打臉他。
新聞來源:中時新聞網
新聞網址:https://www.chinatimes.com/realtimenews/20220214002421-260407?chdtv